准妈妈可能将这三种病传染给孩子!早检测,早预防!
发布时间:2025-03-26 16:07 浏览量:5
艾滋病、梅毒、乙型肝炎
(以下简称“艾梅乙”)
都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
并可以通过母婴传播的传染病
对于准妈妈来说
宝宝的健康无疑是最大的担忧
(图源:中国疾控防艾中心)
今天,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
什么是“艾梅乙”的母婴传播?
以及应该如何预防?
01
什么是“艾梅乙”的母婴传播?
如果女性携带或患有“艾梅乙”,可能在怀孕期间、分娩期间和哺乳期间,通过胎盘、产道、母乳将“艾梅乙”病原体传染给胎儿或婴儿,导致儿童出生前后就感染上 “艾梅乙”,这就是“艾梅乙”的母婴传播,也称为垂直传播。
(图源:网络)
02
“艾梅乙”对母婴有哪些危害?
感染“艾梅乙”均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妊娠并发症和不良妊娠结局,阻碍新生儿正常生长发育。有文献指出[1],如果不进行干预和采取治疗措施:
● 感染艾滋病病毒(HIV)的儿童,出生后一年内死亡率约为35%,2岁以内死亡率则超过50%;
● 感染梅毒(TP)的孕产妇发生流产、死产、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高达76.8%,而胎传梅毒可以播散到胎儿的肺、肝、脾、骨、心血管、神经系统等各个器官和系统,严重威胁新生儿健康;
● 乙型肝炎的母婴传播率约为40%~90%,围生期感染乙肝病毒(HBV)的婴儿约90%会呈现慢性化,其中15%~25%最终会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。
(图源:SOOGIF)
随着科技的发展,当前已有较为成熟的医学干预手段,可以较好地预防“艾梅乙”的母婴传播,称为“母婴阻断”。
●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通过抗病毒治疗、安全助产、人工喂养以及儿童预防性服药等措施,可使HIV的母婴传播率降至3%以下[2];
● 对梅毒感染孕产妇和所生婴儿采取规范的治疗,我国的先天梅毒报告发病率从2011年79.1/10万活产下降至2020年的11.9/10万活产,下降幅度达到85.0%[2];
●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孕妇孕期抗病毒治疗,其所生新生儿接受乙型肝炎疫苗联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(HBIG)的基础免疫预防后,可使母婴传播率降至0.3%[4]
04
预防“艾梅乙”母婴传播的关键是什么?
母婴阻断的成功率主要取决于早发现、早干预、科学干预。因此,建议:
● 备孕的女性提前进行“艾梅乙”的检测筛查;
● 已经怀孕的女性及早到所在地妇幼保健部门建卡,并规范进行“艾梅乙”筛查;
● 必要时及早进行规范的“艾梅乙”母婴阻断,最大程度地减少将疾病传染给孩子的几率。
参考文献:
1.王爱玲,孙贺,王潇滟,等.预防母婴传播守护下一代健康[J].中国艾滋病性病,2022,28(11):1235-1236.
2.王爱玲,孙贺,王前,等.中国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挑战与展望[J].中国艾滋病性病,2023,29(08):845-847.
3.王爱玲,宋莉.守护生命起点保障母婴健康—中国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20年回顾与展望[J].中国艾滋病性病,2021,27(07):677-679.
4.刘锦锋,曾庆磊,纪泛扑.中国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防治指南(2024年版)[J].临床肝胆病杂志,2024,40(08):1557-1566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