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驱力创始人苏重举浅谈为什么你的孩子需要“自驱心理学”
发布时间:2025-04-01 19:00 浏览量:7
为什么你的孩子需要“自驱心理学”?揭秘让青少年主动学习的终极密码!
去年夏天,一位妈妈找到我,她满脸焦虑:“孩子每天被作业压得喘不过气,成绩却越来越差。补习班报了无数,但孩子就是提不起劲,甚至开始厌学……”
这样的场景,你是否熟悉?
问题根源:不是孩子“懒”,而是他们缺乏一种能力——自驱力。
我是自驱力创始人苏重举。今天我想和你分享一套被验证了18年的学术体系——自驱心理学。它不灌鸡汤、不搞鸡娃,而是用科学方法,帮助孩子从“被迫学习”变成“主动掌控人生”。
一句话总结:自驱心理学,就是让孩子像“永动机”一样,自己找到学习的意义、方法和动力!
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“宇宙”:
别逼孩子当“学霸”:有的孩子擅长逻辑,有的天生艺术敏感。自驱心理学倡导发现孩子的“三特个性”(特质、特点、特长),比如:案例:一个成绩平平的初中生,通过“梦想板”发现自己热爱编程,3个月后独立开发出一款校园管理小程序,被保送重点高中。① 自我驱动——点燃内心的火种
价值观塑造:用孩子能懂的方式传递“为什么要学习”。比如:“学好数学不是为了考试,而是像侦探一样破解世界密码!”元能力训练:每天10分钟“专注力挑战”(如拼乐高不碰手机),比唠叨100遍更有效。② 自组驱动——家庭是加油站,不是监工
家庭规则:与其逼孩子写作业,不如签一份“亲子契约”。例如:“每周六全家一起户外运动2小时,完成后孩子可自主安排1小时游戏时间。”沟通话术:把“你怎么又玩手机”换成:“我注意到你最近游戏时间变多了,需要妈妈帮你调整计划吗?”③ 自然驱动——让社会当孩子的老师
真实体验:带孩子去菜市场算账、参加社区义卖,比刷100道数学题更能理解“知识有什么用”。自然教育:一次沙漠徒步,比10节班会课更能教会孩子“坚持”和“团队合作”。VSMATE,是自驱心理学的核心工具,包含6大维度。只需跟着做,你也能培养出“主动型”孩子!
家庭环境:把客厅变成“读书角”,用家庭影院看TED演讲。社交圈子:鼓励孩子加入“发明社团”“辩论队”,和同频伙伴一起成长。自驱心理学不是一套课程,而是一种生活方式。它的魔力在于——
让孩子相信:学习不是为了讨好父母,而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。
最后送你一句话:
“与其逼孩子走你设定的路,不如教会他如何看清自己的地图。”
行动清单
我是苏重举,自驱力系统创始人。过去18年,我帮助10万+孩子找回学习动力。关注我,解锁更多“不吼不叫,激发自驱”的科学方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