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我学会“得寸进尺”,被我养废的儿子开始主动学习,自律又上进

发布时间:2024-12-23 09:44  浏览量:4

一位来自成都抑郁症孩子康复的家长分享,希望她的经历对大家有帮助!

初一,不爱上学,躺平摆烂,隔三差五找理由请假回家,一天只上两三节课;逃课被老师抓包,当众跟老师顶嘴,老师跟妈妈说这孩子要废了;沉迷游戏,拿着平板不松手,做事拖拉磨蹭,嫌妈妈烦,母子俩经常吵架。老师让带过来检查,结果是中度抑郁症。

.

本想着能让他就此警醒,可没想到适得其反。自那以后,他变得越发叛逆,只要我稍微说他几句,他就满脸不耐烦。而我因为他的屡教不改,也越发想要严格管教,试图强行扭转他的态度。

但我越用力,他的抵触情绪就越强烈。

结果现在不仅他学习毫无起色,我俩的关系还越来越差。

我不禁开始怀疑,难道我儿子注定就不是块学习的料吗?

为了彻底弄明白问题出在哪里,我开始寻求帮助,在和孩子的主治程主任深入交流后,我才恍然大悟:

原来儿子变成这样,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管得实在太多了。

程主任跟我说:

“那些厌学、躺平的孩子背后,十有八九都有个为了他们学习操碎了心、啥都想管的妈妈。”

我仔细一琢磨自己以前的做法,确实如此。

因为老大学习好,不用我操心,所以我就把精力全倾注到小儿子身上,天天在他耳边念叨学习有多重要。

给他定的目标也高得离谱,好像他非得是个学霸不可,根本没考虑他自己的实际情况。

他学习的时候,我更是全程监督,学习资料我来挑,学习时间我来安排,甚至作业我都忍不住要帮他做一部分。

只要他成绩一不好,我就急得立马给他报一堆辅导班,觉得这样就能让他成绩变好。

……

时间长了,儿子心里就觉得这学习根本就不是为了他自己,而是为了我,他的内驱力早就没了。

后来我在网上看到过一个话题,说怎么能让孩子讨厌玩游戏。

有个回答特别精辟:

说你就像个严厉的监工一样,天天盯着孩子玩游戏,给他定个特别难达到的目标,比如让他打到全区前三名。

他是玩得不好,你就批评他、贬低他,拿他跟别的玩得好的孩子比,说 “你连游戏都玩不好,以后还能有啥出息?”

要是他偶尔玩得不错,你就给他点物质奖励,玩砸了就马上变脸惩罚他。

相信用不了多久,只要你不再催着盯着,孩子肯定碰都不想碰游戏了。

其实这和学习是一个道理,我对儿子学习的过度管理,就跟让孩子讨厌游戏的做法差不多。

在程主任的指导下,妈妈开始反思

现在原因我明白了,那我到底该怎么做,才能重新激发儿子学习的内驱力呢?

程奶奶给我支了招:

想让孩子主动学习并自我负责,妈妈要学会“得寸进尺”地慢慢引导。

程奶奶说的方法,在心理学上叫作“得寸进尺效应”,又称“登门槛效应”。

它是由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在1966年提出的。

他们的研究发现:大家容易接受较小的要求,然后再逐渐接受更大的要求。

这一心理学效应的原理在于:我们习惯于,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,或保持行为的一致性,会倾向于接受逐渐增大的要求。

就像登门槛一样,一步一个台阶,循序渐进而登到高处。

学会利用“得寸进尺效应”,给孩子提要求时,从小目标逐渐递进到大的目标。

让孩子享受成就感,他才愿意去接受更大的挑战。

听完程主任给我的分析讲解,我兴致勃勃,急切地想在儿子身上试验一番。

程奶奶非常耐心的给我分析讲解怎么做

相较于其他科目,儿子还是比较喜欢学英语的。

成绩差,主要是不背单词,但是老师说他课堂上其实还是能跟着思路走一些的,就是课后缺乏主动性。

于是,我就跟儿子商量:

“你每天就把老师上课讲的笔记拿出来给我看看,行不?”

这事儿对他来说简单,他没怎么拒绝就答应了。

儿子放学回家后,虽然有点磨蹭,但还是把笔记本拿给了我。

我认真地翻看了一下,虽说记得不是特别好,可也有模有样的。我就笑着跟他说:

“儿子,你看你这笔记记得真不错,重点都有标记,比妈妈上学的时候强多了。”

儿子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,但能看出他心里还是有点小开心的。

孩子的习惯慢慢养成后,家长可以逐步提高要求,但得保证提高的幅度是孩子能接受的。

等他习惯了出示笔记后,有次检查时,我微笑着对他说:

“你能把笔记记得这么清楚,说明你上课很认真听讲呢。我发现你在学习上还是很有潜力的。

那今天除了给我看笔记,你能不能再把作业里最简单的那几道题做了呗,做完你就可以去玩会儿游戏,放松放松。”

儿子犹豫了一下,不过还是坐到了书桌前。

等他做完后,我赶紧走过去,眼睛里满是惊喜,摸摸他的头,兴奋地夸他:

“儿子,你真行啊,这题做得又快又好,你看你还是很聪明的嘛,这学习对你来说,肯定不在话下。”

儿子听了,脸上也露出了一点小得意,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了一下。

又过了一周,我对儿子说:

“你现在作业题都能做对了,真厉害!

那从明天开始,你每天晚上多花 15 分钟复习一下当天学的英语内容,然后再写作业,这样作业说不定能写得又快又好。

复习完了,妈妈给你切水果吃。”

他一开始有点抵触,但在我的软磨硬泡下,慢慢也接受了。

在儿子复习英语的过程中,我并没有急于让他背诵大量的单词,或者要求他要取得很高的分数。

而是根据他的实际情况,比如他对英语小故事比较感兴趣,我就给他找一些简单有趣的英语小故事书,对他说:

“儿子,你每天读一篇这个小故事给我听,能读懂多少算多少,读完咱们一起讨论里面有趣的情节。”

这样既让他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感受到乐趣,又不会因为过高的要求而产生反感。

家长在育儿过程中要保持一致性,让孩子明白规则和期望是一贯的,这有助于孩子形成稳定的行为模式。

比如,我跟儿子约定好每天晚上8点开始复习英语。

那我就会每天准时提醒他,并且我自己也会在旁边陪着他,不是玩手机或者看电视,而是看看书或者做一些自己的学习任务。

如果儿子完成得好,我会按照承诺给予奖励。

如果他没有完成,我也不会大发雷霆,而是跟他一起分析原因,鼓励他下次努力。

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后,儿子知道我对他的要求是稳定不变的,他逐渐养成了每天按时学习英语的习惯。

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对学习充满抵触情绪,成绩也慢慢有了起色。

之后我还和老师私下沟通了一番,希望老师能配合我一起鼓励儿子积极参与课堂互动。

有一天,我对儿子说:

“儿子,你现在上课都挺积极的,那咱能不能在课堂上主动回答一次问题呢?

就一次,不管对错,只要你举手回答了,就算成功。

要是你做到了,妈妈再给你买个新的篮球。”

儿子听了,有点紧张,双手不自觉地搓着衣角,但还是深吸一口气,点了点头。

没想到,第二天他就真的这么做了。

据老师反馈,当儿子举起手的那一刻,教室里不少同学都投来了惊讶的目光。

儿子站起来回答问题时,声音虽然有点小,但答案基本正确。

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他。

说他最近进步非常大,不仅作业完成得认真,而且还勇于在课堂上发言,值得大家学习。

儿子回家后那高兴劲儿,像只小喜鹊似的,叽叽喳喳地一直跟我念叨。

他说当老师表扬他的时候,他感觉自己像个小英雄一样,特别自豪。

从以后,儿子每天都按时上课,在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的次数越来越多,学习的自信心也越来越强。

对英语学习的热情更是高涨,甚至开始主动去背单词、预习课文了。

看着儿子的这些变化,我这心里就像喝了蜜一样甜。

真得好好感谢“得寸进尺” ,感谢这些帮助过我们的人,把我儿子从厌学的泥坑拉出来,让他重新爱上学习。

外部推荐